有這樣一個人,
他已離開半個多世紀
但卻一直活在我們的心底
當看到好人好事時,我們會想起他的名字;
當我們幫助他人后,會留下他的名字
他,就是雷鋒
1940年的今天
雷鋒出生
他用自己短暫的22年人生
向人們詮釋了信念、奉獻與大愛
“學雷鋒,做好事”
成為幾代中國人銘記的格言
1.你的“雷鋒”記憶是什么?
每一代人心中都有著對雷鋒的特殊記憶。
“學習雷鋒好榜樣,忠于革命忠于黨,愛憎分明不忘本,立場堅定斗志強……”
你學會這首歌的時候多大?
“對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溫暖,對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樣火熱。”
“吃飯是為了活著,但活著不是為了吃飯?!?/span>
“世界上最光榮的事是勞動?!?/span>
“我愿做高山巖石之松,不做湖岸河旁之柳?!?/span>
這些雷鋒語錄你是否似曾相識?
還有人的“雷鋒記憶”可能是一本小小練習冊,也可能是一個簡單搪瓷杯,抑或是一個厚實的雷鋒帽。
2.一個平凡的雷鋒 一種偉大的精神
1940年12月18日,雷鋒出生在湖南省望城縣一個貧苦農家。在很小的時候,祖父、父親、母親、哥哥相繼因病餓辭世,他在六叔公的拉扯下,才艱難地活了下來。十歲時,雷鋒就積極參加土改,才有機會讀書,畢業(yè)后成為工作模范。19歲,他積極參軍。
1962年8月15日雷鋒因公殉職,經大量的史料考證,雷鋒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很多不平凡的事跡。
在湖南家鄉(xiāng)上學時,為抗美援朝捐款2角錢。在遼寧撫順當兵時,為撫順建設和遼陽災區(qū)捐款200元。雨中送大嫂,關心戰(zhàn)友,輔導少先隊員等等。在雷鋒的日記里,這些好人好事被他一一記錄下來。
隨著《雷鋒全集》、《告訴你一個真實的雷鋒》等書籍出版,我們逐漸了解到一個越來越真實的雷鋒。例如,他不僅穿衣講究干凈整潔,還喜歡時尚;由于時代因素和攝影技術的限制,雷鋒流傳下來的照片確實有一部分是為了辦展覽補拍的等等。
《告訴你一個真實的雷鋒》一書的作者陶克表示,“經過自己的考證,雷鋒日記中記的好事,還不到他全部好事的三分之一。每一件事都能找到證人?!痹谀莻€百廢待興的年代,這個普通、樂觀、向上的青年,用自己的一點一滴的平凡舉動,散發(fā)出不一樣的光芒。雷鋒身上那種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助人為樂的可貴品格,深刻彰顯了一個時代昂揚向上的風范。
1963年3月5日,毛澤東同志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雷鋒的名字響徹中華大地,成為無數(shù)人的青春榜樣。雷鋒精神不僅繼承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而且從敬業(yè)愛崗、無私奉獻、助人為樂諸多方面使傳統(tǒng)美德得到了不斷延伸。
習近平在參加2013年全國兩會遼寧代表團審議時說,"雷鋒、郭明義、羅陽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愛的胸懷、忘我的精神、進取的銳氣,正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最好寫照,他們都是我們‘民族的脊梁’。"
3.新時代的“雷鋒”無處不在
雷鋒精神實質上體現(xiàn)了一種向善的追求和行善的態(tài)度。不管時代如何發(fā)展,這種精神永遠不會過時。
七旬老人舉“學雷鋒”標牌
1974年,在國營飯店當服務員的馬金明因工傷致下半身癱瘓,熱衷公益的他卻靠著堅強的信念,在21年后奇跡般地站了起來。
從2010年開始,無論是寒酷節(jié)假,馬金明都在山西太原街頭義務疏導交通?!拔腋卒h同歲,一輩子就學他為人民服務?!瘪R金明說。
每天都有無數(shù)人在“學雷鋒”
“我認為,“學雷鋒”就是做好事,把關愛和正能量傳遞給身邊的人。”
“我認為,無私奉獻,無私地付出,讓別人更快樂或者幫助別人渡過難關都是“學雷鋒”?!?/span>
這是有人對“學雷鋒”的回答,還有一些人則是用實際行動在回答。
勇救他人而失憶的交警周寶來、點亮千家萬戶的電力工人朱維鋼、扎根山區(qū)的支教老師解紹英、拾荒助學的82歲老干部劉圖恥……
來源:安青網(wǎng) 劉勤利 王金海攝
我們身邊一個個普通勞動者,用愛崗敬業(yè)、誠實守信、艱苦奮斗、助人為樂、孝老愛親的行為,詮釋著新時代的“雷鋒”精神。
城市處處可見“雷鋒”印記
學雷鋒不是一句口號,而是逐漸成為一種人人可以參與的志愿行動。
今年12月初,上海首個“學雷鋒志愿者服務站”亮相南京路步行街。志愿者們將在這里一周七天、從早到晚不間斷地為市民游客提供各類免費志愿服務。據(jù)悉,服務站首批志愿者是來自黃浦區(qū)的全國及市級文明單位,接下來黃浦區(qū)將考慮擴大志愿者范圍,接受社會熱心人士報名。
還有散落各地的學雷鋒愛心聯(lián)盟志愿者、雷鋒熱線,得到了諸多網(wǎng)友和愛心志愿者的點贊、支持。讓更多的人傳承“雷鋒”精神,去感受、傳遞溫暖。
雷鋒,
這個用青春凝結、以熱血鑄成的名字
從未離我們而去。
每個人身邊都有雷鋒
而人人也都可以成為雷鋒,
雷鋒精神,永放光芒!
責任編輯:擱 淺
[ 贊同、支持、鼓勵 ]
透視西方民主真相、解讀新聞熱點事件、剖析輿情事態(tài)走向、更多精彩原創(chuàng)時評。
敬請關注西征網(wǎng)微信,掃描二維碼免費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