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霖、邊江夫妻的工作日記。

東工委營口支部所在地(即寶和堂藥店)舊影。

如今的寶和堂藥店。
一九四二年,共產(chǎn)黨員張霖、邊江夫婦秘密回到營口,開展地下工作。夫婦二人借助寶和堂藥店作掩護,吸收黨員,壯大隊伍。一九四三年十一月,東工委營口支部建立,張霖任支部書記。他們把聯(lián)絡地點設在日偽警察所后身,出色地完成了任務,為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和營口解放作出了貢獻。
為方便“潛伏”,結(jié)成夫妻
在營口遼河老街上,有一處紅磚紅瓦的“老字號”建筑——寶和堂藥店。營口市檔案史志管理中心主任韓曉東向記者介紹,當年張霖和邊江這對革命夫婦就是以寶和堂藥店作掩護,建立黨支部,開展地下斗爭,寶和堂藥店是中共中央晉察冀東北工作委員會營口支部(以下簡稱“東工委營口支部”)遺址。
史料記載,1941年底,為加強敵占區(qū)工作,黨中央決定成立東北工作委員會,選調(diào)在東北有社會關系的精明強干的干部在晉察冀根據(jù)地培訓。
韓曉東介紹說,當時組織上選中的人叫張霖,是遼寧錦縣人,具有地下工作經(jīng)驗和領導才能,但他在東北找不到可以掩護的社會關系。于是,組織上決定介紹一位熟悉營口情況的女同志和張霖結(jié)為夫妻,然后共同到營口開展工作。
經(jīng)過了解,組織上選中了女共產(chǎn)黨員邊江。邊江,原名卜如馥,營口人,1938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42年7月,被選入秘密工作訓練班進行培訓,編在第一批派往敵占區(qū)工作的學員名單中,當時張霖是訓練班的班主任。邊江的父親卜介仁在營口開設寶和堂藥店,弟弟、妹妹都在營口,有深厚的人脈和資源。1943年1月初,張霖與邊江結(jié)成夫妻。
當時,營口的情況非常復雜。為慎重起見,黨組織決定先派邊江一人前往營口偵察。邊江于1943年1月辦理了前往偽滿洲國的“出國證”,以商人太太的身份順利到達營口。
經(jīng)過一個多月的工作,邊江不僅說服了父母接受張霖為家庭成員,來營口共同生活,還摸清了營口的情況。1943年3月末,邊江返回晉察冀根據(jù)地,向“東工委”作了報告。
1943年5月,邊江、張霖以經(jīng)商為名來到營口,在寶和堂中藥店落腳,在卜介仁的安排下,張霖在寶和堂藥店做起了賬房先生。
上級黨組織要求張霖夫婦堅持“隱蔽精干,長期埋伏,積蓄力量,以待時機”的秘密工作原則,積極、謹慎、穩(wěn)妥地在營口開展工作。為了迅速適應斗爭的形勢,不引起敵人懷疑,張霖每天除了要把賬簿記得一清二楚外,還要熟悉各種藥材的名字及用途,他還學會了自己配制藥方。張霖借助岳父的關系很快在營口潛伏下來。
一次,張霖和邊江以父親的名義,宴請弟弟卜昭敏所在的營口市第一國民高等學校(以下簡稱“營一高”)的軍事教官和一些社會名流到家中做客。宴會上,張霖頻頻向客人敬酒。自那以后,張霖和邊江成功地和被宴請的軍事教官做了好朋友,為他們在營口開展地下工作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敵人常出入的地方最安全
1943年秋,張霖根據(jù)“東工委”關于在知識分子中開展工作、發(fā)展黨員的指示,決定到學校中去發(fā)展黨員,壯大組織。
不久,張霖通過岳父擔保,到營口市公立承德國民優(yōu)級學校當了教員。為了給地下黨提供一個更安全的聯(lián)絡地,張霖夫婦認為敵人常出入的地方最安全,他們把家搬到營口鬧市區(qū)“小車行”附近的兩間小屋內(nèi)?!靶≤囆小蔽挥谛氯A路北端,很多用小車拉腳做生意的車夫每天自發(fā)集聚于此,逐漸形成拉腳、雇車的行市?!靶≤囆小备浇硕嘬嚩啵煌ū憷?,是營口城區(qū)一處繁華所在,更重要的是,“小車行”旁邊就是日偽警察所,張霖夫婦的新家就在日偽警察所后身。
就這樣,為了掩護丈夫的工作,邊江每天打扮入時進進出出,有時還故意抱著孩子,同日偽警察的太太們閑聊拉家常、玩麻將,借機打探情報。在外人看來,張霖精明能干,邊江則待人和氣、做事麻利,每天侍候丈夫上班,買菜做飯、洗洗涮涮,鄰里之間,關系和睦。夜深人靜時,夫婦倆就把白天收集到的情報匯總分析,一一記在腦子里。
張霖廣泛地接觸小學教師,對日偽統(tǒng)治下的知識分子思想狀況做了調(diào)查。他經(jīng)常和進步教師研討國際國內(nèi)形勢,探討中國的命運和前途,傳播愛國主義思想、反滿抗日思想。張霖發(fā)現(xiàn)學校校長敬毓鐘有很強的愛國意識,便借給他進步書籍。后來,敬毓鐘積極掩護張霖的革命活動,他在張霖因地下工作需要請假時,為張霖代課,日偽警察到學校調(diào)查張霖的活動時,敬毓鐘沉著應對,保護張霖。
張霖了解到青年教師呂品因受日本人污辱,有強烈的反滿抗日情緒,便找呂品談心,在一起探討、交流救國救民之路,呂品的愛國精神和思想覺悟迅速提高,認識到只有共產(chǎn)黨的領導才能團結(jié)受苦人戰(zhàn)勝日本侵略者。經(jīng)過張霖介紹,呂品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和張霖一起積極投身地下斗爭。
與此同時,張霖夫婦把工作重點放在發(fā)展黨的組織上。邊江的弟弟卜昭敏早在學校時就接受過抗日救國的思想熏陶,參加過抗日青年先鋒隊,思想進步,愛打抱不平,是國高學生領袖,在學生中頗有威信。經(jīng)過張霖和邊江的培養(yǎng)教育,卜昭敏的政治覺悟不斷提高,經(jīng)常為地下黨組織收集一些政治、經(jīng)濟情報,在同學中宣傳革命思想。1943年8月,經(jīng)張霖夫婦的介紹,卜昭敏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同時,邊江還發(fā)展了在郵政局工作的妹妹陶冶(原名卜如珍)入黨。
1943年11月,東工委營口支部建立,張霖任支部書記。至此,邊江一家中有4人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一起從事地下工作,成為營口解放斗爭史上的一段佳話。
組織斗爭,傳遞情報
東工委營口支部成立后,張霖夫婦團結(jié)了一大批進步青年,培養(yǎng)了一批入黨積極分子。
1944年夏,從偽滿洲國新京(今長春)來了兩名自稱“皇族”的青年人,橫行霸道,毆打“營一高”的學生,遭到學生的反抗,一些學生因此被抓捕。卜昭敏帶領部分學生同反動當局交涉,同時,學校的幾位少校教官也出面周旋,成功將學生營救出來。日偽當局還強迫學生“勤勞奉仕”修大壩,卜昭敏組織地下黨員策動同學怠工、逃跑,抵制為日本人出苦力。
在東工委營口支部的影響和帶動下,“營一高”的學生運動逐步形成熱潮,反對奴化教育、反對漢奸教師、反對對學生的不平等待遇、反對“勤勞奉仕”的學生運動此起彼伏。此后,張霖夫婦在教師和學生中發(fā)展了一批黨員。到1944年底,支部共有9名黨員。為確保組織安全,黨員之間保持單線聯(lián)系,不發(fā)生橫向關系。這些黨員團結(jié)并影響了一批青年學生和知識分子,為抗戰(zhàn)勝利后營口迅速建立人民政權(quán)積蓄了力量,打下了基礎。
張霖夫婦想盡辦法提高這些黨員的政治素質(zhì)。沒有學習材料,無法與黨組織直接聯(lián)系,他們就努力回憶自己所學過的黨章、《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社會發(fā)展史》《論政策》和黨的一些文件,然后大段大段背誦出來。每當過組織生活時,邊江都要滔滔不絕地講上一兩個章節(jié)。
1945年4月,張霖夫婦二人按照上級指示,返回晉察冀東工委匯報工作,并傳遞重要情報。經(jīng)過兩年調(diào)查、收集,他們對敵偽兵力部署等情況了解甚多,并能熟記下來。邊江夫婦臨走前,把“以待時機”的潛伏任務交給了卜昭敏,卜昭敏送他們到興城,辦了離境手續(xù)。
同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營口地下黨奉命成立了以卜昭敏為特派員的“冀熱遼行政公署營口特派員辦事處”,同國民黨和以偽滿上將、大漢奸王殿忠為首的“營口市地方治安維持會”展開斗爭。10月20日,特派員辦事處在我軍配合下,一舉接收了營口市敵偽政權(quán),把國民黨和日偽殘余勢力全部趕出了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