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征原創(chuàng) >直擊西方 >瀏覽文章
快過年了,有的豬知道自己快要出欄挨刀,會發(fā)出凄厲的嚎叫,要讓整個村子都聽到。
快到1月20日了,美國國務卿邁克爾.蓬佩奧也在嚎叫,他的國務卿生涯只剩下在幾十個小時。從1月16日起的兩天時間內,蓬佩奧狂發(fā)60多條推特,其中有40多條與中國有關,當然,狗嘴里吐不象牙,沒一句好話。
華春瑩回應:看!這就是“最后的瘋狂”的最佳表演。
沒直接說他條瘋狗已經是很克制了,算算他從2018年以來對中國的種種不擇手段的攻擊言行,編成書估計得厚厚一本。
對蓬佩奧這種貨色怎么回擊都不過份,但有些人這時偏偏要裝出風度和優(yōu)雅,勸大家要嘴下留情,不要痛打落水狗。這時候做“圣人”,倒是輕巧,但蓬佩奧會因此而認錯道歉?想多了,蓬佩奧只會沖著中國人吠得更兇。
就算離開美國國務院,蓬佩奧只要還有一口氣,他還是離不開中國,他在官方賬號上還提醒:我的國務卿賬號就快用不了了,大家記得關注我的新號。
大號快沒了,換小號繼續(xù)噴。
兩年多國務卿混下來,蓬佩奧在國際上幾乎到了人見人厭,鬼見鬼煩的地步。他本來想給自己來一個體面的外交謝幕--到歐洲訪問(1月13日)。
結果他被第一站--盧森堡打臉,盧森堡外長讓·阿塞爾博恩取消了與他的會面計劃,接著歐盟外交官都不愿與他會面,連北約也不安排他的公開活動。盡管大家表面理由是疫情防控,但實際上對這位國務卿都帶著難以掩飾的厭惡。
蓬佩奧除了在網上瘋狂攻擊中國,已沒有多少存在感可言,在40多條攻擊中國的推文外,還吹噓自己的“豐功偉績”:
為全球提供抗疫援助(那一億美元詐捐,從年初喊到年尾,真懷疑是不是被他私吞了?);
推動美國疫苗接種(衛(wèi)生部長阿扎爾說聯邦疫苗分配計劃亂套了);
第一時間接回海外美國人(并將他們送進太平間?)……
蓬佩奧試圖在推特上展示他的外交“遺產”,不過,趙立堅在1月11日說過:“遺產”?蓬佩奧留下的是遺毒吧?
一位國務卿臨走前,還被中國外交官指名道姓地嘲弄,也是沒誰了。
如果蓬佩奧不是做得太絕的話,一般來說,對一位即將離任的美國外交主官,中國外交部門是不會如此不留情面的。
蓬佩奧的前任蒂勒森被解職后,2018年3月14日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是這樣評價的:“我們對蒂勒森國務卿為促進中美關系發(fā)展作出的努力表示贊賞,希望蒂勒森先生今后繼續(xù)關心和支持中美關系發(fā)展?!?/p>
蒂勒森對中國也算不上多么友好,但他畢竟還是在游戲規(guī)則里扔泥巴。
而蓬佩奧在干什么?他扔不是外交泥巴,而是不可描述之物,到歐洲是這樣、到亞洲是這樣、拉美是這樣、到非洲還是這樣,大家得捏著鼻子跟他打交道。
蓬佩奧為人既沒有教養(yǎng),也沒有底線,歐洲外交官稱他的做法是“焦土政策”,以摧毀美國外交成果為手段,脅迫別國加入反華反俄一方。
英國《衛(wèi)報》17日說得更尖酸,稱蓬佩奧被許多人認為不是當國務卿的料,但特朗普降低了門檻。
連他的老家堪薩斯媒體《堪薩斯城之星》昨天也發(fā)表評論說:他在過去幾個月中竭盡全力破壞拜登政府的外交政策。蓬佩奧離職,對美國是好事,如果他決定永遠離開家鄉(xiāng),堪薩斯州也將更好。
反正開水已燒好了,留給肥蓬的時間也不多了。無論他是給自己積累國內政治資本,還是想給拜登埋雷,對中國來說他只是一個可憐的小丑而已。
去年4月,《新聞聯播》還送給蓬佩奧一項“榮譽稱號”--病毒幫兇!
能被《新聞聯播》點名批評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是第一個,夠他吹一輩子了。在后面的幾個月內,蓬佩奧用實際行動證實自己無愧于“病毒幫兇!”的稱號。
他不但禍害了美國,也禍害也整個西方世界。
當美國疫情加重,防疫物資緊缺,缺乏有效防疫手段時,蓬佩奧的本職工作應當是為美國在國際上爭取最大限度的支持與合作,蓬佩奧手中有許多資源可以幫助他向這個方向努力。
說白了,只有中國能幫助美國,也只有中國可以為美國提供有效防疫經驗,但蓬佩奧在干什么?
一、到處編造謠言詆毀中國,將疫情政治化,將中國妖魔化;
二、關閉中國駐休斯敦領事館,中國以關閉美國駐成都領事館回敬;
三、以防疫為名與臺灣當局狼狽為奸,在WHO制造政治鬧劇,給WHO指導全球防疫工作帶來嚴重障礙。
這些事情都是蓬佩奧一手實施的,但他無法傷害中國,卻給美國防疫帶了極大的負面作用。
在國際上,2020年3月底,G7集團召開外長視頻會議研究共同防疫辦法,結果四個小時一無所獲,甚至連公式化的《聯合聲明》也無法產生。
因為蓬佩奧在發(fā)言中堅持要在《聯合聲明》里使用“WH病毒”一詞,遭到其它六個國家一致反對,導致會議無法達成一致。
六國認為蓬佩奧所堅持的名稱存在誤導,把疫情問題變成了政治問題,要求尊重WHO的新冠肺炎病毒命名方式- COVID-19。
蓬佩奧參會目的根本不是防疫,而想綁架G7集團外長,跟著美國污名化中國,以《聯合聲明》形式傳播,對中國形成政治圍攻。
無論哪個國家,但凡有點理性和智商,都不會在這時候跟著美國對抗中國,傷害自己。
當時,美國確診人數只有7萬多,到了4月份便一泄千里,月末突破100萬+。作為國務卿,蓬佩奧本來應扮演“剎車”角色,緩和特朗普對中國的對抗情緒,這是他的前任們理所應當的工作,避免車速過快帶來危險。
但為了迎合特朗普,蓬佩奧卻成了“油門”,美國疫情徹底翻車,蓬佩奧可謂是“大功一件”。
疫情失控后,蓬佩奧便將豬頭埋進沙子里,絞盡腦汁去攻擊中國、折騰WHO、要挾盟國,以便得到美國保守派勢力的支持。
他出門就是比嗓門,罵大街。他的外交工作,離開“中國”兩字仿佛就毫無意義。各國外交官都是以發(fā)展與他國外交關系為政績,肥蓬卻是以樹立敵人為政績。
《紐約時報》不止一次說他正在毀滅美國的外交聲譽,動搖美國在西方的領導地位。
蓬佩奧的反華思維并不新鮮,無非就是當年“冷戰(zhàn)”那一套,但手段卻是如此笨拙。以前,美國對付蘇聯時,對其它國家還有“胡蘿卜加大棒”那些手段,有拉有打。
蓬佩奧出門就只扛著大棒,比如在與中國企業(yè)的5G合作領域,配合的國家要自己承擔損失,不配合的,美國就威脅切斷情報共享。
蓬佩奧一味地用威脅、報復、懲罰來逼迫別國站隊,去對抗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世界離不開中國,中國也不離開世界。蓬佩奧想將中國與世界隔開,猶如抽刀斷水,他就算累到抽筋也做不到,他的“反華事業(yè)”也注定失敗。
在對待盟友時,蓬佩奧則一副頤指氣使的派頭。
特蕾莎.梅辭去英國首相時,蓬佩奧要英國阻止工黨領袖科爾賓上臺,這段錄音被公開后,英國朝野都在指責蓬佩奧干涉英國主權。但他仍然臉不是臉,鼻子不是鼻子。
2019年6月,蓬佩奧說要訪問柏林,默克爾抽出時間準備接待他,結果他連招呼都不打,臨時改變行程去了巴格達,放了德國人鴿子,德媒稱國務卿令“德美友誼變成廢墟”。
法國則對蓬佩奧在氣候問題上的胡言亂語極為不滿。
他在中歐、東歐則是將自己當成爸爸,一個國務卿當著人家總統(tǒng)、總理的面,指導他們要如何對待中國?就像警告兒子不要跟壞孩子一起玩,否則打屁股。除非是美國傀儡,否則,誰受得了?
去中東,則被阿拉伯人嫌棄。
如果蓬佩奧沒有噴中國,那么他一定是在詛咒俄羅斯。
他還要跟伊朗、委內瑞拉人民站在一起,看來美國人民都不配跟他在一起。
蓬佩奧最后一招,就是用意識形態(tài)捆綁西方,“餓死事小,失節(jié)事大”。要別國為美國“守節(jié)”,企圖重新將世界劃出兩個對抗陣營。問題是蓬佩奧有節(jié)操嗎?特朗普有節(jié)操嗎?美國有節(jié)操嗎?
美國已無力再為歐洲提供什么利益,它在衰落,政客們一代不如一代,蓬佩奧就是個典型代表,手里沒把米,叫雞都不來。卻還以為自己是世界的主人。
蓬佩奧這兩年多的“辛勤工作”也不是毫無價值,做為反面教員,對全世界人民看清美國嘴臉來說,嗡嗡叫的蓬佩奧也算是作出了貢獻。
小小寰球,有幾個蒼蠅碰壁,嗡嗡叫,幾聲凄厲,幾聲抽泣。
螞蟻緣槐夸大國,蚍蜉撼樹談何易。
責任編輯:水墨江南
[ 贊同、支持、鼓勵 ]
透視西方民主真相、解讀新聞熱點事件、剖析輿情事態(tài)走向、更多精彩原創(chuàng)時評。
敬請關注西征網微信,掃描二維碼免費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