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js_underline_content autoTypeSetting24psection
"
id="js_content" style="visibility: inherit;">
版權(quán)聲明:平局獨家發(fā)布,侵權(quán)必究
平局語音版,點擊右上)))可聽?????
前言:前幾天中國氣球一事鬧得沸沸揚揚,其實主要在于美方操作。不同于網(wǎng)上的一般認知,這一次的事件其實是三條戰(zhàn)線交織在一起的綜合交鋒,本文就用抽絲剝繭的方式,讓大家直觀地一覽全貌。關(guān)鍵詞:高空氣象氣球、布林肯訪華、民用航空器、麥卡錫串臺、擊落成本、鉤子
1:首先我們要知道的是,這次意外飄入美國上空的是一種常見的氣象氣球,一般飛行高度為3萬米。注意:大國之間的領空偵查防御或反導極限值一般為2.5萬米,也就是說3萬米高度在一般領空偵查防御和反導范圍之外。由于氣象氣流的復雜,這種氣象氣球失控的現(xiàn)象很常見,在特朗普時期,美軍就偵查到至少3個同款中國氣象氣球從上空飄過,但是川寶同志直接批示:“不用管它。” 也就是說,這種事其實很常見。出來混遲早是要漂的,今天你飄到我家、明天我漂到你家再正常不過了,美國此前也經(jīng)常有類似目標漂到我們這邊。
2:其次我們需要了解的是,此前布林肯訪華和麥卡錫竄臺炒得異常火熱,似乎勢在必行。然而很多人不了解的是,布林肯訪華實際是需要中方邀請的,總不能學夾總“不請自來”那一套。美國過去霸道習慣了,一般想去哪都直接告知對方國,而一般情況下對方國都不敢或不太好駁了美國的面子,在獲得美國訪問告知信息之后,一般都會加班加點緊趕慢趕地把邀請函雙手奉上。
而這一次則非常值得玩味,布林肯在不斷發(fā)出即將訪華的信號之后,消息就泥牛入海了,完全沒有回應,中方根本沒有對他發(fā)出邀請函。這一下,老美的面子就掛不住了。于是在氣球事件之前,布林肯又招呼各路媒體一擁而上狂轟濫炸了一波自己即將且愿意訪華的信息,他覺得哪怕是個聾子也應該聽到自己的喊話并作出回應了,然而中方還是沒有鳥他,根本不發(fā)邀請函。
既然吃了閉門羹,那么美國就迫切需要一個臺階下,一個可以讓美國順理成章取消訪問的借口,這樣小布布的面子才勉強掛得住。于是目標挑來挑去,銀川艦顯然是不敢打的,后果是承受不起的,而別的目標同樣不敢下手。因此挑來挑去就選中了無辜的小破球。一種長期經(jīng)常四處飄蕩的無辜氣象氣球,就成為了理想的下手目標。對這種目標打了也就打了,雙方也不至于因此大打出手,然后就能以此順理成章取消訪問。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在小破球中彈以后,布林肯就立刻宣布取消訪問計劃了。其實不用取消,因為他壓根就來不了。

3:民用航空器。請注意,中方對氣象氣球的定義是民用航空器,那么這就非常值得玩味了。美方擊落中國民用航空器的理由是,美方認為這個東西有可能收集到美國的地面數(shù)據(jù)信息。而在過去的國際慣例當中,任何國家的軍用武器是禁止用于擊落民用航空器的。也正是因為如此,美國的“星鏈”系統(tǒng)才長期披上“民用航天器”的外衣,肆無忌憚地在中國上空長期溜達且還不用擔心被擊落。這些星鏈軌道很低,天氣好的時候,甚至在地面上都能用肉眼看見。
如果按照美方的“必須擊落理由”,那么這些“星鏈”經(jīng)過中國上空時,我們是不是可以用同樣的理由擊落呢?

4:麥卡錫竄臺。比較值得玩味的是麥卡錫也在小破球被擊落后,當場宣布取消竄臺計劃。為什么呢?因為麥卡錫竄臺不可能游過去,也不能乘坐美軍軍艦,2016中美南海對峙已經(jīng)證明,美方無法從海上突破中國的反介入封鎖,只能坐飛機竄入。問題是,坐軍機顯然是不行的,美軍軍機進入臺海,就必然觸發(fā)中國軍隊的自衛(wèi)反擊,因此又只能宣稱自己坐民用航空器竄入。然而既然美國已經(jīng)以身作則力證:只要疑似對我不利,軍用武器就可以擊落他國民用航空器且不違法,那么麥卡錫這個民用航空器是否還絕對安全可就不好說了。
5:擊落成本。還有一條很清晰的賬本是擊落成本和放飛成本,由于中美之間制造業(yè)能力的區(qū)別,這類氣球中國制造成本僅區(qū)區(qū)數(shù)萬元人民幣(就算1萬美元吧),而美國則高達幾十萬美元。而本次擊落成本,美國導彈成本為135萬美元,F(xiàn)22飛行成本50萬美元,還有海軍打撈成本100萬美元,合計:285萬美元,成本比285:1。
那么反過來,如果美方報復性失控一個氣球到我們這邊,則擊落成本對比為:美國氣球成本為40萬美元,中國殲10起飛+擊落成本+收集殘骸約為100萬人民幣(折合15萬美元),成本比45:15。
換句話說就是,我們的氣球飄過去被擊落了,成本上我們賺。美國的氣球飄過來被擊落了,成本上還是我們賺。這就是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的制造業(yè)碾壓優(yōu)勢!
6:鉤子。我們都知道,魚兒之所以會被釣起來不是因為魚兒不想吐鉤子,而是因為魚鉤上都有難纏的倒鉤,咬鉤容易吐鉤難!而美國這次則是不折不扣地自行咬鉤,簡直蠢得令人智熄。美方擊落的理由是:“這種氣球很危險必須擊落,事關(guān)美國主權(quán)、尊嚴、安全。”那么好啊,既然這玩意對你如此重要,那么再來幾個怎么樣?美國的主權(quán)、尊嚴、安全禮包大批發(fā)啊!每天放飛100個,讓你挨個擊個痛快怎么樣?按照之前的成本對比表我們可以看到,僅需要2萬美元成本,我們就能消耗美國285萬美元成本,如果每天放飛100個成本也僅有100萬美元,但卻能每天消耗掉美國2.85億美元。一年到頭下來,美軍啥也別干光剩打球了,軍費也能耗掉一大塊。一年上千億美元,最終打了個球。并且只要我們敢放,美國就不敢不打!為什么?因為美國已經(jīng)信誓旦旦地向所有人宣告,這事可是事關(guān)美國主權(quán)、尊嚴和安全,不可不打,不得不打啊。所以接下來,我們只要不停地放氣球,那么美國的軍費就…
所以這三條戰(zhàn)線:一是布林肯的臺階、二是民用航空器的定位、三是倒鉤釣美魚,全面梳理下來,美國這把可謂是全盤皆輸。不然你以為為什么我們的氣球高度會突然從3萬米降到2萬米,主動降到美國F22剛好能打得到的高度?還不是為了方便魚兒咬鉤。畢竟再蠢的魚,如果你把魚餌掛在它夠不著的地方那也釣不到啊。別問氣球高度誰控制的,問就是氣球已經(jīng)失控,高度降低屬于不可抗力因素,純屬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