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征原創(chuàng) >直擊西方 >瀏覽文章
最近,西方國家為了是否要繼續(xù)使用俄羅斯能源的問題吵個沒完,一些主張必須制裁俄羅斯的國家現(xiàn)在算是“殺紅眼了”,連“友軍”都想一道制裁了。前兩天,英國媒體發(fā)表的一篇文章稱,如果德國不停止購買俄羅斯天然氣,那德國也應該受到制裁。
英媒這篇文章說,歐洲現(xiàn)在還在從俄羅斯進口大量天然氣,還有少量石油,主要的購買國家就是德國和意大利。這是一系列“西方制裁的漏洞”。接著文章批評稱,德國和意大利在本質上來說,正在為俄羅斯“野蠻襲擊”烏克蘭提供資金。而更讓西方覺得不爽的是,在俄烏沖突爆發(fā)以后,天然氣的價格飆升,這意味著俄羅斯每天都能直接從歐洲賺8億歐元。
然后該文章就開始出餿主意了,建議西方可以對德國出口實施6個月的禁令,并延長至戰(zhàn)爭結束或天然氣管道關閉。同時可以組織消費者抵制購買德國產品,暫時用法國或日本的產品替代。但這個想法遭到了各界的批評,不管是從現(xiàn)實還是邏輯來看,都不是一個“聰明的”主意。
但德國現(xiàn)在確實已經被美西方逼得十分為難。此前,德國副總理兼經濟部長羅伯特·哈貝克多次強調,德國計劃在今年逐步擺脫對俄羅斯煤炭和石油的依賴,不過俄天然氣被排除在外,立即封鎖俄羅斯天然氣將威脅到德國社會和平。德國財政部長林德納也表示,在俄羅斯開始特別軍事行動之后,德國確實希望盡快擺脫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但實現(xiàn)這一目標需要時間。
德國各界也對西方咄咄逼人的態(tài)度十分不滿。德國餐飲聯(lián)盟協(xié)會、德國工會聯(lián)合會和雇主協(xié)會等先后對禁止進口俄羅斯天然氣發(fā)出警告。這些協(xié)會均認為,停止進口俄羅斯天然氣對德國本國經濟和就業(yè)造成的負面影響將大于俄羅斯。
雖然英媒口口聲聲指責德國購買俄羅斯天然氣,是在為俄羅斯提供戰(zhàn)爭資金。但在俄羅斯出售打折石油時,美國同樣趁機大量購入。根據之前美國能源信息署的數(shù)據,僅在3月下旬的一周,美國從俄羅斯進口石油就比上一周增長了43%,日進口量猛增至10萬桶。
美方一邊高調忽悠歐洲禁運俄羅斯油氣,另一邊卻大肆購買俄羅斯石油,也沒看到有西方國家敢站出來指責美國一句。而歐洲一些國家只是為了保障民眾的基本生活條件,就要被威脅逼迫乃至制裁。這從根本上就反映出美西方的“霸權主義”。
而俄烏沖突爆發(fā)后,烏克蘭深陷戰(zhàn)火、俄羅斯飽受制裁、歐洲遭遇能源短缺。只有一個國家兩頭受益,那就是美國。歐洲如果能夠看清這一點,想要及時止損,讓歐洲人的生活盡快恢復到正常狀態(tài),就應該與俄羅斯坐下來,通過談判達成和平。而不是像現(xiàn)在這樣對美國無腦追隨,害人害己。
責任編輯:擱淺
[ 贊同、支持、鼓勵 ]
透視西方民主真相、解讀新聞熱點事件、剖析輿情事態(tài)走向、更多精彩原創(chuàng)時評。
敬請關注西征網微信,掃描二維碼免費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