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征原創(chuàng) >直擊西方 >瀏覽文章
白宮決定周期性暫定對外出口新冠疫苗后,歐盟心急如焚,開始制定替代方案,除了加快自身疫苗研發(fā)外,布魯塞爾還同意歐盟成員國可以不經歐盟委員會的批準和EMA的建議單獨從他國采購符合條件的疫苗,但不能與已經和歐盟委員會簽訂了集中采購合同的生產商就新冠疫苗的采購進行平行談判,以免抬高物價,造成惡心競爭,從而損害彼此利益。
目前,全世界在研疫苗有上百種,但真正具備上市條件的并不多,且均集中在少數幾個國家。拜登政府禁止疫苗輸出后,各國都將目光集中在中俄身上,希望這兩個正義大國能夠伸出援手。我國窮朋友多,且疫苗產能有效,在竭盡所能援助欠發(fā)達國家的同時,對富國的要求也是盡量滿足。目前已無償援助69個窮國,同時向43個國家出口了疫苗。
俄羅斯也為全球疫苗的普及做出了巨大貢獻,接近50個國家批準了“衛(wèi)星-V”疫苗的使用。俄羅斯向歐盟藥品管理局(EMA)提交了注冊申請,歐盟內部在是否批準俄疫苗進入歐盟市場存在爭議,少數國家擔心俄羅斯將疫苗充當撕裂歐盟內部團結的工具,多數國家不支持這一觀點。預計對俄羅斯疫苗的審批將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但還無法確認該疫苗的批準日期。
事實上,抑制疫情蔓延已成為歐盟頭等大事。基于歐盟的內訌、疫苗供應周期性中斷以及民眾對疫苗的不信任態(tài)度,歐盟各國接種疫苗的比率并不高。有關數據顯示,歐盟每100人僅注射了8劑疫苗,而英國每100人注射了33劑,美國每100人則注射了25劑。歐盟的接種密度遠遠低于美英,歐盟若延遲一兩個月解除抗疫限制,將會造成500-1000億歐元的經濟損失。
因此,歐盟除了向中俄求助,已別無選擇。如果繼續(xù)帶著有色眼鏡審視中俄疫苗,只會讓自己損失更大。據悉,歐委會已經向中俄隔空喊話,希望中俄向歐盟藥品管理局提供有關疫苗三期臨床試驗數據。從外媒的報道來看,我國的回應并不積極。造成這一尷尬的原因,筆者認為,可能有四個方面:一是我國疫苗產能有限,暫時無法滿足歐洲市場需求。二是我國疫苗的三期臨床試驗是在國外進行的,需要與相關國家對接,整理數據需要時間。三是俄羅斯已向EMA提交注冊申請,為了避免被惡意壓價,我們就沒有必要湊熱鬧了。四是輝瑞公司并沒有向EMA提交完整試驗數據,卻獲得了安全注冊,為何對中俄疫苗采取另一套標準。有求于我,還擺出一副臭架子,真把自己當棵蔥了。先晾一邊。反省好了再來談吧。
責任編輯:春風
[ 贊同、支持、鼓勵 ]
透視西方民主真相、解讀新聞熱點事件、剖析輿情事態(tài)走向、更多精彩原創(chuàng)時評。
敬請關注西征網微信,掃描二維碼免費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