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48個小時,本是雙休日,但華盛頓沒有休息。
在三個方向上,華盛頓對中國發(fā)起猛烈的攻擊,為中國量身定制的大鍋一口一口飛過來。隨著美國疫情的嚴重程度變化,由美國政府挑頭對中國的抹黑,也不斷加碼。
(一)
第一個方向,是府院合力,試圖在輿論和法律層面加大對華追責強度。
在18日的白宮記者會上,總統(tǒng)特朗普繼續(xù)指責中國要為疫情擔責,但他貌似“客觀”地區(qū)分了“意外失誤”和“明知故犯”兩種不同情況:
“如果是個失誤,那就是個失誤。但如果是故意而為,那肯定就應產生后果。”
大統(tǒng)領的話聽起來克制,但不少美媒直接把他字里行間的對華“警告”翻譯了出來。彭博社報道開頭第一句就說:
“總統(tǒng)特朗普把人們的注意力引向中國故意導致新冠疫情全球暴發(fā)的可能。”
故意散播病毒,這可比之前有關早期應對不力和疏漏瞞報的指責,在定性上嚴重多了,“兩者天壤之別”。
如果總統(tǒng)升級指責還主要在言論上,那么美國國會一些議員,就是試圖把升級追責體現在推動立法的行動層面。
兩名共和黨眾議員史密斯和萊特17日提交法案,聲稱要“剝奪中國的主權豁免權”,讓美國地方政府和公民可以起訴中國政府。在此之前,同為共和黨成員的參議員霍利已在參院推出類似法案。
第二個方向,是再度炒熱新冠病毒的“武漢病毒所起源論”,趁機施壓中國,希望直接派人進入中國調查。
昨天,也就是警告北京若故意散播病毒將承擔“后果”的第二天,特朗普又出現在白宮記者會上。這次他直截了當,說希望向中國派遣美方調查人員,還抱怨說之前提出要求但“沒受到北京邀請”。
憑啥去?大統(tǒng)領的借口,和最近兩天國務卿蓬佩奧、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在媒體采訪中的指責一樣:
還是懷疑新冠病毒來自武漢病毒所的泄漏。
雖然早有27位國際知名醫(yī)療衛(wèi)生專家否認這一說法,雖然“抗疫隊長”福奇等不少美國專家也強調病毒來自自然,雖然美方人員早已跟隨世衛(wèi)組織專家組到過湖北實地考察,但華盛頓執(zhí)政團隊仍不放棄炒作這個謠言。
一位美國問題學者說,美方人員單獨調查的結果會是什么?用腳后跟都能想到。它搞的是一直是政治抗疫的思路,肯定會趁機坐實對中國的抹黑和攻擊。
想去哪調查就去哪調查、調查結果由它說了算,美國又把自己當成聯(lián)合國和世界警察了?
退一步說,真要調查的話,基于對等原則,如果他來我們這里調查,我們也要去他們那里調查。
第三個方向,是指責中國囤積醫(yī)療物資牟利。這個還算稍微新鮮一點。
本月早些時候,這種抹黑在美國社會上就已出現,當時有醫(yī)療保健行業(yè)的人起訴中國囤積個人防護裝備。
這種荒唐指控之前根本沒引起注意,直到納瓦羅也拾起這個話題對中國展開攻擊。
周日,他在福克斯新聞發(fā)聲,指責中國壟斷個人醫(yī)護用品的市場,從中牟取暴利。
紐約時報說,納瓦羅的言論代表美國政府指責中國的最新升級。
報道中還提到,納瓦羅正奉特朗普之命,簡化美國國內醫(yī)療供應鏈,協(xié)調聯(lián)邦政府往各地分發(fā)口罩、藥品和呼吸機等醫(yī)護設備。
想到疫情蔓延至今美國國內醫(yī)護用品生產能力依然供應不上,想到紐約州州長科莫說“全美搶購中國產呼吸機如同競標”,難為無米之炊的納瓦羅就醫(yī)護設備供應問題攻擊和甩鍋中國,就不奇怪了。
(二)
華盛頓的對華施壓為什么會在過去這個周末明顯升溫?
自2月29日美國報告第一例死亡病例后,38天后死亡人數達到1萬。而從1萬到2萬用了7天,2萬到3萬用了5天,3萬到4萬用了5天。
以此來看,美國疫情峰值還沒有到來。
這對16日就欣然宣布美國度過疫情高峰的特朗普來說,心情肯定不爽。
美國聯(lián)邦政府和各州之間圍繞解除禁令的分歧這幾天也趨于白熱化。
共和黨人執(zhí)政的得克薩斯和佛羅里達州從今天開始部分“解禁”,民主黨人執(zhí)政的密歇根、明尼蘇達和弗吉尼亞州卻依然堅持禁令。
特朗普急啊,連發(fā)三推要求“解放”那幾個依然“封鎖”的州。
他真的認為疫情已經緩和,復工可以提上日程?非也。選舉才是他心中遠高于疫情的更大關切。
如果疫情拖到10月還解決不了,今年的選舉是否改期真會擺到特朗普的桌面上。
就算不會拖到10月,但疫情繼續(xù)現在這樣慘烈的發(fā)展勢頭,選民還會不會選擇一位抗疫不力的人再度出任總統(tǒng),恐怕也是要打個問號的。
從特朗普3月13日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tài)之后一個月,美國失業(yè)人數已經達到2200萬,十年復蘇功虧一簣。
特朗普很清楚,民眾沒有工作,經濟收入沒法保證,就會在選票上表達不滿。
所以,從選舉周期的角度考慮,特朗普政府,尤其特朗普本人尤其著急,希望疫情能夠很快結束,便于他盡早進入選舉的正軌。
解禁就成了白宮竭力推動的議程。
問題來了:萬一復工后,疫情又加重了,可不就是撿了芝麻丟西瓜嗎?
怎么辦?
中國!輪到中國這個好用的甩鍋對象出場了。
特朗普政府的如意算盤是,就算接下來丟了西瓜,疫情再度嚴重的責任也應該由中國來擔。都怪中國,不怪我。
還有一個理由,也好理解。
疫情加重之初,美國一度陷入醫(yī)療物資幾近告罄的困境。于是特事特辦,由特朗普的女婿庫什納出面張羅,搞了一個“空中橋梁計劃”。
3月29日,滿載13萬副N95口罩、170萬外科手術口罩、5萬套防護服等防護物資的飛機由上海飛抵紐約。
這是執(zhí)行“空中橋梁計劃”的第一架飛機。
對中國醫(yī)療物資的需求,可能使得白宮對華姿態(tài)放軟。3月23日,連一貫對華強硬的彭斯都說,在疫情爆發(fā)初期,中國展現了極大的透明度。
一個多月過去,雖然美國的醫(yī)療物資依然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tài),但是最困難的時刻應該已經過去,世界最大的兩家口罩生產商3M和霍尼韋爾均在擴大產能,增加供應。
底氣足了,白宮內涌動的仇華、反華慣性又回來了。
對華示強,才是特朗普政府對華政策的主線。
(三)
在國際政治的舞臺上,我們需要擁有底線思維,不憚以最大的惡意揣測他人。
如果這樣來說,我們的麻煩,恐怕還在后頭。
3月中旬以來,“追責中國”的聲浪在國際上日漸增多。
不僅是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澳大利亞等國均有類似聲音傳出。白宮盤算著,再給加把勁,讓“追責中國”的勢頭再持續(xù)久一點,最好能夠形成對華指責的負面氛圍。
還有賠償?,F在多是一些民間個人和組織提出索賠要求。但萬一以后有政府出面代表民間訴求,從國家層面提出賠償要求呢?萬一不是一個政府,而是好幾個國家的政府呢?
如果這種情況真的出現,疫情結束后,可能迎來各國重新劃分陣營、相互對立、激烈競爭的新局面。
這不僅可能會消解中國在此次全球應對疫情中付出的努力,而且在后疫情時代的世界格局再塑造過程中,無論是構建新的國際制度,還是現有國際秩序內部權力的重新分配,美國都能處于有利位置。
這也符合特朗普政府對華一貫的競爭戰(zhàn)略。
沒有疫情的時候,華盛頓通過打貿易戰(zhàn)、南?!昂叫凶杂伞迸啤⑿陆?、西藏牌、臺灣牌,乃至香港牌,頻頻給我們制造麻煩。
疫情之下,如何接著跟中國玩競爭的游戲呢?
對華追責、趁勢索賠,形成一茬又一茬的國際輿論壓力。是不是真的問到責或者拿到錢,不那么重要。
在白宮看來,這樣的折騰可以讓中國的國際形象受損,就是值得花力氣籌謀的事情。它也愿意將追責的鼓一直敲下去,從而使中國在未來國際格局再塑造的過程中處于受打壓的位置。
當下正值美國處于高度政治對立的時候,基礎病本來就多。族裔歧視、貧富分化、黨派對立等在特朗普任內非但沒有解決,反而更加突出。就像一個患有重病的人又被揮了一記疫情的重拳,整個美國現在暈頭轉向。
國內一團亂麻,那就望向國外。如此一來,特朗普政府還會繼續(xù)拿中國說事。
它說它的,我們做我們的。
中國抗疫的效果就是對這些輿論最有力的回擊。中國一直在努力向世界及時發(fā)布真實信息,也在為全球抗疫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這些都是客觀事實。
事實勝于雄辯。
世界自會看到一個真實的中國,給中國公道以待。
責任編輯:夏漠
[ 贊同、支持、鼓勵 ]
透視西方民主真相、解讀新聞熱點事件、剖析輿情事態(tài)走向、更多精彩原創(chuàng)時評。
敬請關注西征網微信,掃描二維碼免費訂閱。